遇見金”黃”的感動

遇見金"黃"的感動

聽說今天有金針山聯播,我也來湊熱鬧,介紹赤柯山

遇見金"黃"的感動

2010年夏天,我們再次來到花蓮

距離上次970130環島旅遊(三) 大約二年半

遇見金"黃"的感動

沿著台九線省道南下,到玉里高寮地區轉進赤柯山產業道路

看到路旁的金針花燈,表示金針花就在山上等著我們

遇見金"黃"的感動

這是半山腰往下眺望縱谷平原的美麗風光

上山要經過12公里13小灣才能抵達赤柯山台地

遇見金"黃"的感動

上山後第一個看到的是萱園居茶坊的停車場

迫不及待的我們馬上停車欣賞第一片金針花海

後面還有正在採金針的農夫

遇見金"黃"的感動

金針花海前種了一排蜜源植物,吸引很多蝴蝶

遇見金"黃"的感動

我請老婆在此休息欣賞花海,並點了杯金針花茶(50元)

我則到附近走走拍拍

遇見金"黃"的感動

店家用金針花做的擺飾

遇見金"黃"的感動

走到後面才發現還有更大一片金針花海在這裡

遇見金"黃"的感動

這裡是林家園,2009年赤柯山金針花海第一名

遇見金"黃"的感動

滿滿的一片

遇見金"黃"的感動

遇見金"黃"的感動

面積大,數量多,花開齊,顏色豔,讓人忍不住一拍再拍,果然是第一名

遇見金"黃"的感動

赤柯山由來

早在日治時期,赤柯山就以盛產赤柯樹聞名,日本人將堅硬的赤柯木材砍下運往日本,做為製作槍托的材料。光復後,陸續有來自西部的漢人移入開墾,先是種玉米、花生、地瓜等雜糧,後來才改種金針。經過4、50年的辛勤開墾,赤柯山已從一片荒蕪的山頭轉變成以金針花海聞名的觀光勝地。(網路資料)

遇見金"黃"的感動

金針的品種很多,但以高山地區種植的品質較優。海拔約900公尺的赤柯山由於溫度低,金針生長速度較慢,加上雲霧帶來充沛的水氣,以及適合金針生長的紅壤土,因此出產的金針口感與風味較佳。金針是多年生植物,現在生長在赤柯山上的金針,很多都是年齡長達數十年的植種。平日只需要定期除草、施肥,並不費事;但等到每年8~9月間的開花季節一到,農民就得全家總動員,忙著進行採收、曝曬、烘乾等工作。(網路資料)

遇見金"黃"的感動

金針花又叫「一日花」、「母親花」、「萱草」、「金萱花」、「忘憂草」。由於花型美觀,在歐美有「一日美人」的雅稱。

遇見金"黃"的感動

每逢八月至九月萬花綻放時,一片橙黃碧綠金針花海,但是金針花農採收金針必須在青白淡黃的花苞成熟、色澤金黃橙紅後才能採收。成熟的花包為期只有一天,到了隔天的清晨,成熟的花苞就綻放了。開了花的忘憂草並不能製成一般食用的金針,所以必須在一天之內就要採收完畢。而「一日花」的名稱就這樣而來了!! 至於來不及採收的就只好讓其開花了,也因為這樣,才有機會讓大家一飽眼福,看到金針花海的樣子。但是在農民的心裡可是傷心難過的……..所以金針,對於任何種植金針的花農來說,並不是基於觀賞的理由才栽種的。(網路資料)

遇見金"黃"的感動

看到這麼漂亮的美景,當然要趕快叫老婆小朋友過來拍照

遇見金"黃"的感動

昭瑄用小DC幫麻麻哥哥拍照

遇見金"黃"的感動

遇見金"黃"的感動

昭文在花海裡

遇見金"黃"的感動

這張是昭瑄拍的,有用腳架

遇見金"黃"的感動

昭瑄也拍一張

遇見金"黃"的感動

全家合拍一張,昭瑄還在玩小DC

遇見金"黃"的感動

各種金針花特寫

遇見金"黃"的感動

賞完金針花海,又聽到農場主人說為了保留這片花海,一天少採收上萬元

決定捧捧場來吃金針花料理

遇見金"黃"的感動

酥炸金針花  100元,炸過的新鮮金針花清甜,並帶著一點花香,好吃

遇見金"黃"的感動

在產地吃的金針湯果然不同,配上香菇雞肉,很好喝

遇見金"黃"的感動

另外這邊也有種奇異果,有興趣也可以跟農家買

遇見金"黃"的感動

其實赤柯山還有很多景點,像石龜、赤柯神木、汪家古厝等

但是我們另外與佳人有約,得下山赴約去

遇見金"黃"的感動

燈燈燈燈  就是素有花東特派記者及最佳巡格員之稱的大女孩遇見金"黃"的感動    遇見金"黃"的感動       遇見金"黃"的感動 

遇見金"黃"的感動

本來七月底要揪團到66-1號花園圍村,但因故流團,只好農夫一家自己來

由於來訪這天大女孩還要上班,所以是約在辦公室外相見歡

遇見金"黃"的感動

大女孩認識約二年半(初緣留給大女孩寫),有很多巧合的地方

喜歡拈花惹草,開格日差一天,連另一半生日也差一天

住在隔壁縣,卻隔了中央山脈,利用網路連接那份緣

天生一對寶小青蛙榜哥榜嫂蒲媽咪後我也來到花蓮

希望下次見面不用再等二年半遇見金"黃"的感動

歡迎回應文章